沧州孔子学会第九期传统文化游学活动举行
6月15日,沧州孔子学会在会长孔繁义、副会长魏金栋、秘书长孔维涛的带领下,组织三十余名会员代表赴南皮县开展“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儒家文化”主题游学活动。

6月15日,沧州孔子学会在会长孔繁义、副会长魏金栋、秘书长孔维涛的带领下,组织三十余名会员代表赴南皮县开展“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儒家文化”主题游学活动。大家先后参观了大浪淀水库、王厂錾铜工艺基地、尹吉甫墓、石金刚、张之洞纪念馆、王蒙馆等历史文化遗址,深入挖掘南皮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水利专家寇金星和张之洞文化研究专家张遵蓉两位老师。
在大浪淀水库,寇金星老师为游学队伍进行了专业讲解。寇老师从沧州人民用水历史讲起,详细介绍了大浪淀水库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其在调节区域水资源平衡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寇老师指出,大浪淀水库设计库容1.003亿立方米,年供水量可达8120万立方米,是沧州人民的“生命之源”。


随后游学队伍来到王厂錾铜艺术馆。王春周大师亲自接待并讲解錾铜技艺的精髓,他介绍道,王厂錾铜工艺是沧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设计、錾刻、打磨等工序,便可将平面铜板转化为精美绝伦的立体艺术品。只见他手握小锤,在铜板上精准敲击,一朵精美的莲花图案渐渐成形。

在尹吉甫墓前,孔繁义会长讲到:“尹吉甫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之一,他不仅编纂了《诗经》,更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离开尹吉甫墓,游学队伍来到南皮县文化公园,参观唐代石刻“石金刚”。这两尊金刚像雕刻精美,虽历经千年风雨,仍气势恢宏,展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平。
在张之洞纪念馆,游学队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少年求学”“仕途历程”“洋务实践”等展区。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生动再现了这位晚清重臣的一生,让大家深入了解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及其在近代化改革中的贡献。张之洞的经世致用精神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一脉相承,对我们今天推动文化创新仍有重要启示。随后,张遵蓉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张之洞墓园的相关文化背景。


最后,游学队伍来到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文学馆。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王蒙的文学成就及其与故乡南皮的深厚情感。王蒙先生的作品中处处可见儒家思想的影子,他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树立了典范。

此次南皮游学活动通过专家讲解、实地观摩、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大家深入了解了南皮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孔繁义会长总结说:“南皮之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就蕴藏在这些历史遗迹和民间技艺之中。”学会未来将继续组织类似活动,助力沧州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