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文化学者相聚沧州文庙“讲述家风故事 探寻传承路径”

7月14日,沧州文庙二进院内,槐香四溢,蝉声和鸣。沧州市第二届谱牒收藏展暨沧州好家风学术座谈会在这里举行。家风文化及其代际传承,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

7月14日,沧州文庙二进院内,槐香四溢,蝉声和鸣。沧州市第二届谱牒收藏展暨沧州好家风学术座谈会在这里举行。家风文化及其代际传承,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

30位与会文化学者围绕家风文化展开座谈,讲述家风传承故事,讨论家风建设意义,探寻家风传承路径。

《钱氏家训》影响深远

沧州孔子学会会长孔繁义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他从“家国同构”的宏观视角,阐述了家风建设与好人之城建设的紧密关系。
他说,中国人讲“国家”,“国”与“家”是联系在一起的,讲究家国情怀。沧州致力于好人之城建设,每一个沧州好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和谐幸福、积极向上的好家庭,也都有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好家风。这正是探究谱牒文化、倡导家风建设的意义所在。
孔繁义以实例说明了家风建设对于家族繁荣的重要影响。
他说,在社会上,我们会看到一种现象,就是某个家族内,出类拔萃的人物往往是扎堆儿出现,除了遗传因素外,家风家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个成语叫“王谢风流”,这个“王”,指的是山东琅琊王导这一支,王羲之、王献之就是琅琊王氏。“谢”,指的是河南阳夏谢氏,谢安这一支。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是说王家跟谢家。这两支人,在中国历史上,历时几百年,人才辈出。
孔繁义说,近代最有名的名门望族要数吴越钱家。这个家族人才辈出,人们熟知的就有: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物理学家钱学森、力学家钱伟长、文化学者钱钟书、历史学家钱穆、语言文学家钱玄同、生物学家钱煦、法学家钱端升、水利专家钱正英、化学家钱人元、音乐家钱仁康、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中科院院士钱钟韩等。追溯到宋朝,钱家出了350个进士,真正的名人1000多位。钱家何以越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你翻开钱氏族谱、看看《钱氏家训》就找到了答案。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蓄道德则福报厚。”“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正是因为这些家训像春风雨露一样滋养着钱氏后人,才会孕育出一大批超一流的人才,成为中国最耀眼的家族之一。
张之洞尊师重教
身为南皮张之洞、张之万家族的后人,文史研究者张女士深情讲述了张氏家族的家教家风。
她说,张氏家族的家族史在南皮县志中占有重要地位。张氏家风根植于先辈的训导,尤以张之洞、张之万及父辈的教诲为著。作为清末重臣的张之洞,十分强调遵守国法家规,注重后辈道德品质的培养,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珍”的四句箴言。
谈到“明道守儒珍”,张女士说,张之洞一生尊师重道,提倡儒学教育,为此,她讲述了张之洞在海南推行儒学教育、为孔府捐款等3个故事。
1884年,张之洞赴任两广总督。当时,海南岛归广东管辖,世代居住在深山中的黎族人民生活非常困苦。1888年,张之洞专门致电琼州下属说:“欲知圣教,自应拜孔子。诸黎入学,先设师位。”随后,他大兴儒学义学,让没有读书的孩子读书。光绪年间,曲阜孔府失火,损失较大,张之洞闻讯,从俸银中拿出1000两,慷慨捐资用于重修。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儒学和孔子的尊重。任湖广总督后,张之洞于1890年在武昌营坊口都司湖畔创办了两湖书院,各取湖南、湖北士子,延聘名师执教,培养出很多人才。著名民主革命家黄兴、章士钊都毕业于这个学校。两湖书院开学的时候,他在百忙之中,带领官员下属出席开学祭拜仪式,他对教育的尊重可见一斑。
张之万则以勤俭耕读的家训影响着后世。张女士说,张之万生活十分简单,衣服简朴,不讲究吃喝,钟爱喝玉米山药粥。他性情淡泊,工书善画,重视读书,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修养。这些美德成为南皮张氏家族永恒的座右铭,激励着后人不断发扬光大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沧州世家“衣冠南渡”
座谈会上,献县文联主席戴岱则以《以俞氏为例看沧州衣冠南渡世家》为题,讲述了戴氏家族发展历史、沧州世家南迁的情况以及俞氏家族来沧寻根的故事。
她说,沧州世家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许多杰出人物,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她举例说,沧州戴氏家族始于明朝,戴才1543年科举中举,此后家族在明清两朝声名显赫。据戴氏族谱记载,戴氏家族为官者95人,其中包括10位武官,七品以上30人,五品以上8人,甚至有两位一品尚书。
同时,戴岱认为,研究世家文化不应仅局限于本地世家的研究,也要关注那些从沧州迁徙出去的家族,以拓宽视野,丰富当下的世家文化研究内容。她说,历史上从沧州迁出的世家大族有很多,很多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名门望族。例如詹氏、凌氏和章氏。她说,在古代,世家大族常以“堂号”或“郡望”来铭记祖籍。例如,詹天佑家族在族谱中把河间作为堂号,凌氏和章氏也是如此。
西晋时期发生的“永嘉之乱”,使得中国北方经济社会完全崩溃。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平民从中原南下,尤其是北方的世家大族纷纷南迁,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衣冠南渡”,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3次衣冠南渡的第一次。这些南迁的世家为了不忘故乡,纷纷把迁出地作为家族的堂号,用来表明不忘祖源之地。
这些家族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壮大,有些分支甚至远播海外。在国内,俞氏是名门旺族,久迁江南,历代名人辈出。而且俞氏重视家族传承,各地俞氏家谱清晰地记载了俞姓各支派的源流始末。去年12月,马来西亚的俞氏宗亲在免签政策刚刚实施后立即访问了献县,开展了寻根之旅。尽管天降大雪,但丝毫没影响他们寻根的热情。俞氏家族的这次访问,不仅是家族寻根,也是中华文化延续不断的重要例证。
这些家族的故事和寻根活动,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朗诵“烽火家书”
座谈会上,戴其润、吕永森、杜书恒、张纪岩、陈学智、姚东兴、倪学升、王碧等文史专家学者还分别从自身研究领域作了主旨发言,分享了家风传承的故事。他们呼吁全社会共同注重家风家教建设,培树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明城市创建作出更大贡献。
“儿以身许革命,不能侍奉双亲,养老送终……儿只有努力革命事业,全心全意给劳苦人民服务……把孝于双亲的忠诚意愿,扩大到全国全世界人民身上,这样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来尽人子的孝道……”
在座谈会尾声,学者张力争深情朗诵了学者戴其润祖父戴元毅的“烽火家书”。这封珍贵的家书1946年秋从革命圣地延安历时4个月,辗转寄到青县,现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见证着一个抗日世家的家国情怀,也成为戴氏家族永久的精神财富与沧州人民的荣光。家书字字句句,饱含深情,直抵在场每个人心灵深处。
此次活动,由沧州孔子学会、沧州市文保中心、沧州市图书馆、吴桥县金鼎古籍印刷厂共同举办。50多个姓氏的300余册谱牒集中亮相,这些谱牒折射了时代变迁和历史发展,引发市民驻足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