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孔子学会传统经典读书会2025年第六期举行
沧州孔子学会联合隐酌书吧于6月22日举行了2025年第六期传统经典读书会。本期读书会由隐酌书吧经理杨雪主持,沧州孔子学会会长孔繁义主讲。

沧州孔子学会联合隐酌书吧于6月22日举行了2025年第六期传统经典读书会。本期读书会由隐酌书吧经理杨雪主持,沧州孔子学会会长孔繁义主讲。此次读书会以“从《儒行》看儒家的勇毅和担当”为题,旨在深入挖掘儒家经典《儒行》的精神内涵,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同时,读书会还在线上进行同步直播,千余名传统文化爱好者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参与其中。
读书会以《儒行》为核心,结合《论语》《孟子》《孔子家语》等儒家典籍,系统阐释了儒家学者应具备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儒行》是孔子为儒家弟子制定的行为规范,体现了儒家对人格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坚守的高度重视。他引用近代学者康有为、章太炎、熊十力、陈来等人的观点,阐明《儒行》不仅是古代儒者的行为指南,更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智慧,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繁义会长指出,《儒行》记载了孔子对“儒者”行为准则的系统阐述,涵盖“自立、容貌、备预、特立、刚毅、忧思、宽裕、规为”八大内修维度,以及“近人、仕、举贤援能、交友、尊让、任举”六大外达路径。《儒行》既强调“席上之珍以待聘”的终身学习,又提出“见利不亏其义”的道德坚守,更倡导“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的独立人格,这种“修己安人”的完整体系,为当代人提供了精神坐标。
孔繁义会长通过生动的历史典故和经典语句,展现了儒家“刚毅”与“担当”的精神内核。“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这种宁折不弯的气节,体现了儒家对人格尊严的坚守,“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则强调了儒家以忠信和礼义为根本,面对困境不改其志的担当精神。他还以东汉樊英“上不臣天子”的独立品格,以及关西孔子杨震“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的高尚情操为例,进一步阐释儒家精神在历史中的实践,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启示。
儒家精神不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现代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精神指引,《儒行》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此次读书会不仅让大家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儒家思想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学会未来将继续推动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为沧州的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