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千年儒韵 育时代新人”——沧州孔子学会“杏坛薪火”进校园活动在献县马本斋回族中学举行

0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儒家思想精髓,培育新时代青少年,沧州孔子学会“杏坛薪火”进校园活动于5月9日在献县马本斋回族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承千年儒韵 育时代新人”为主题,通过表彰先进、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圣贤智慧的光辉照亮学子心灵。献县教体局党组成员、七级职员葛国柱、沧州市孔子学会会长孔繁义、本斋乡一级主任科员贾从建、本斋中学校长张泽颖等领导出席,师生及家长代表共同参与。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儒家思想精髓,培育新时代青少年,沧州孔子学会“杏坛薪火”进校园活动于5月9日在献县马本斋回族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承千年儒韵 育时代新人”为主题,通过表彰先进、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圣贤智慧的光辉照亮学子心灵。献县教体局党组成员、七级职员葛国柱、沧州市孔子学会会长孔繁义、本斋乡一级主任科员贾从建、本斋中学校长张泽颖等领导出席,师生及家长代表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张泽颖致开幕辞,他对孔繁义会长和中心医院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充分肯定了师生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希望同学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天的挑战。随后,获奖师生分批上台领奖,优秀学生代表孔紫轩分享学习经验。葛国柱则勉励学子珍惜时光、勤奋学习,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材。孔繁义则以“让圣贤的光辉照亮心灵”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文化讲座。

         孔繁义会长的讲座以孔子生平与思想为核心,生动诠释了儒家文化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他提到,孔子是“万世师表”,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仁者爱人”的伦理思想,至今仍为育人之本。通过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嗜学不倦”的故事,他强调“学习需恒心与敬畏”,并引用《论语》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倡导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志趣。讲座还特别聚焦礼仪修养与道德实践。孔繁义结合《礼记》中“容貌”“步趋”“坐立”等规范,指出“细节见品行”,展现圣贤的智慧与胸襟。

孔繁义会长特别讲述了孔子与颜回的故事,阐释了儒家“师道尊严”的深刻内涵。孔子与颜回将师徒关系与父子关系做了精妙的“等价代换”,从此“学缘不亚血缘亲”的师道传统得以确立。这一创举让师者作为智慧启蒙者,得以与“天地君亲”并列,成为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柱。

         孔繁义会长在讲座中强调,孔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圣人,更是中华文化的恩人和百姓的亲人。他的思想如同文化长河的“蓄水池”,将上古文明保存传承,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已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准则。他鼓励学生们要学习孔子的智慧和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和终身读书的理念,脚踏实地,戒除浮躁,点滴做起,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讲座结束后,沧州中心医院的专家团队还为师生们提供了耳鼻喉科、骨科、眼科、心脏内科、胸外科、神经内科、甲状腺科等多学科的义诊服务,让师生和家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次“杏坛薪火”进校园活动,以文化浸润与健康关怀的双重形式,不仅为献县马本斋回族中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更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正如《论语》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青年当以圣贤智慧为帆,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破浪前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