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春深更著花———读《暮春集》

曹永堂先生,文化学者何香久称他“是个人物”。在我眼里,曹老是值得钦佩的长者先生。
他曾经是沧运集团的掌舵人。我的印象中,坐上沧运集团的长途大巴,乘务员中英文的介绍,航空式的服务水准,是省内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那时,从外地回沧坐长途大巴一定要挑沧运的,每个坐过沧运大巴的沧州人都会以此为骄傲。
先生退休之后,重拾少年时代的梦想。读书、作诗、作文、修家谱,做的风生水起。他属于那种要么不干,干就干到极致的人。说起写诗,这不,他还就真的参加了一些专业的培训,加上多看多写,那些诗还真的有模有样,不是一些老干部体的顺口溜。写着写着就写出了名堂,还正式加入了省、市诗词学会,成了省级会员。今年新春又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暮春集》。
先生经常发一些新作给我。我虽不懂诗,但有些读起来感觉很有味道,值得咀嚼再三;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让人读后感觉到一股正能量直入丹田,濡润周身,孟子所谓浩然之气者也。我想这样的诗应该算是好诗。比如这首《五绝▪学诗》:老骥捻银须,斟词润字趋,蹒跚来未晚,壮志忘艰愚。”第一句写年老学诗,第二句写字斟句酌的认真和艰辛,后面两句则充满了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一种把困难踩在脚下的气概,一种学而不厌,不知老之将至的情怀。这首《七绝▪怀念慈母》:“雪雨飘然百绪浓,迷朦泪眼忆尊容,家慈唤我聊家事,育子成才莫放松。”既写了一个八旬老人回忆老母亲的真挚情感,又写出了家族的家风传承。文字清新自然,不做作,有唐人遗风。《凝月》:“遥看海峡秋多事,同族何时喜酒斟。”望海峡对岸,对台湾同胞思亲之情油然而生,却不显得伤悲,足见诗人遣辞造句之功。诗集中也有几首是写给沧州孔子学会的,那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期望。如《七律▪贺沧州孔子学会换届大会成功举办》:“冬日狮城聚玉英,典仪频奏雅文声。回眸五载收珍果,展望未来深寄情。帅首远谋开径道,众星敢谓辟航程。学思践悟新思路,使命肩抗儒脉鸣。”
先生八旬学诗尤未晚,我想,用明末思想家顾炎武的两句诗送给先生最为贴切不过: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