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孟子认为,孔子的儒家学说,实际上是集大成的思想。《孟子》中有“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这里所说的众音,当然是指对孔子思想的形成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人物。如果把视野放到孔子当时的社会环境,就会发现孔子的思想之所以集大成,主要是受到了以下一些人物影响。
孔子幼年丧父(三岁),启蒙教育主要受母亲颜征在的影响,颜征在出身于诗书世家,知书达理,对于孔子幼年的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颜征在觉得教育儿子很有些吃力的时候,又把儿子交给了自己的父亲颜襄老夫子。颜襄是当时博古通今的学者,又尤其喜爱自己这个天资聪颖学而不倦的外孙。颜老夫子在接受女儿请求的时候,曾经表示自己礼、易、书、数、射、御均有所造诣,只是射、御两科目略差了一些。从此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颜老夫子的才学。通过其做人须有三思的教育,也可以窥见其对孔子思想形成的影响。“君子有三思,一是年少不勤学,年长一无所能;二是年老不讲学,死后无人纪念;三是有财不布施,穷了无人救助。”颜老夫子教育孔子,一旦出仕从政,一定要远宗尧舜之道,近守文武法则。从这样的语言文辞多少可以看出孔子思想的影子。
孔子一生崇尚周公,这也验证了颜老夫子教育的影响。孔子表示:“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周公,姓姬,名旦,多称之为周公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周代第一位周公。所谓周公,是当时周朝的爵位,具有此爵位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周公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以周公为最主要的得力助手。
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当国。对于殷商遗民进行了统一的规划管理,在保护殷商遗民还是全部杀掉问题上,主张“明德慎罚”改造殷民,参酌殷法,推行周法,使殷人“作新民”,这与近代史上改造资产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相传他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确定了分封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制定了礼乐制度,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基础。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然后还政于成王,周公的作为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朝政稳定营建成周之后,周公紧接着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层次谋划,也就是开始了“制礼作乐”工作。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邦定国,莫善于礼。“礼”所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乐”的作用是“和合”“亲亲”。《周易》之中充满着高低贵贱、夫妇长幼、君臣尊卑等儒家的等级思想。周公辅政七年以后,毅然决然还政于成王,深受后人的赞誉。
《吕氏春秋》记载:“孔子学于老聃。”孔子第一次见老子并请教于老子是在他17岁的时候,地点在当时的鲁国。孔子自己说“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垣,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两人第二次见面是在十七年后,孔子34岁的时候,地点在现在的洛阳。也就是史书记载的“孔子适周”。第三次见面之时孔子已经年过半百,地点在一个被称之为沛的地方。其记载可见于《庄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第四次见面是在鹿邑,记载可见于《吕氏春秋》。“孔子学于老聃。”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多称之老聃,亦称李伯阳。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前后。著有《道德经》,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道德经》的发行量仅仅次于《圣经》居第二,被认为中国道教的始祖。历来有“孔子问道于老聃”之说。《史记》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以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还记录了老子对孔子的教导:孔子适周以后,即将离开老子,明知不可为而继续为之。老子送他离去说道,“吾闻富贵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辨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对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益三千焉。
老子对于修身的论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智若诎(音去),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咎莫大子多欲,祸莫大子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当时的主流思想,道家学说主宰社会意识形态。《孔子家语》记载周太祖稷庙堂右阶之前立一金人,其背有铭文:“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随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此段文字与老子的《道德经》何其相似。
蘧伯玉,蘧瑗,(音衢怨)约公元前585一484,字伯玉,谥号成子,属于道学家,与老子(大约公元前571—471)属于同时代人,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后世封为先贤,供奉于孔庙东庑(音巫)第一位。自幼饱读诗书,聪明过人,能言善辩,外宽内直,忠恕坦荡。生子官宦之家,名门望族,子贡的母亲出自蘧氏家族。蘧伯玉在卫献公之初出仕,卫献公中期即为世人皆知的贤大夫。侍奉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主张以德治国,实施不治之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相通。虽比孔子大34岁,但二人一生互为挚友。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十年在卫国,两次居住在蘧伯玉家,共有九年之多,故孔子的思想受蘧伯玉影响很重。尤其是第二次居住在蘧伯玉家,蘧伯玉已经退休,孔子在他家设帐讲学,与蘧伯玉朝夕相处,无事不谈。
史书记载说蘧伯玉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前49年的过失,卫灵公与南子坐在宫里,听到车马声,车到了宫门一带声音小了,南子判断定是蘧伯玉,派人一问果然。说他不在没人的地方就放弃了品行,不会在暗昧之地失礼,这也正是孔子所倡导的慎独精神。
孔子评述,蘧伯玉为正人君子,君有道则仕之,君无道则心怀正气隐归山林。蘧伯玉派人去探望孔子,孔子向来人询问蘧伯玉近况,来人回答说蘧伯玉正在思索如何减少自己的缺点,但又苦于难以做到。孔子评论说,这就是蘧伯玉啊,他力图今日的我更胜于昨天的我,正所谓“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这也正是孔子所倡导的内省精神。
老莱子生卒年间大约为公元前599一479之间,出生于楚康王时期,卒于楚惠王时期。与老子(大约公元前571一471年)属于同一时代人物,同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二十四孝之首。自己七十二岁的时候,为了讨父母的欢心,经常扮成幼子,做出一些婴幼儿动作。孟浩然有诗句“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公元前489年,孔子周游列国受困于陈与蔡,楚昭王迎接孔子至楚国,才有机会两人相见。孔子向老莱子请教辅佐君王之道,老莱子流露出了“与其赞誉唐尧而非议夏桀,不如尧桀而亡(通子忘),收起那些褒贬。反乎自然必有损伤,不安不静必生邪恶。对人做事从容随物,故常成功”。《庄子》记载了此段故事。“与其誉尧而非桀,不若两忘而闭其所誉。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更表示宁愿隐居山林,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后来子思见老莱子,请教辅国之道,老莱子以“齿坚易蔽,舌柔常存”开导他。子思说“吾不能为舌,故不能事君”。老莱子为避乱曾携妻子隐居蒙山,“葭墙蓬室,木床著席,衣蕴食薮,垦山播护”。楚惠王亲自驾车迎聘辅国,他谢绝说“野山之人,不足为政。”为防止楚惠王再次聘请,迁往更远的地方隐居。著有《老莱子》十五篇,论述道德之用,后来遗失。
孔子对当地贤士推崇齐国的晏婴与鲁国的孟公绰。晏子,公元前578-500,名晏婴,字仲,谥号平,后人称其为晏平仲。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国君,机智聪颖,能言善辩,既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不辱君命,清正廉洁。崔杼弑君齐庄公后,强迫人们效忠,晏子扑在庄公尸体上大哭,崔杼周边之人主张杀掉晏子,忌惮子晏子的声望而不敢。晏子一生乐观豁达,把生老病死视为自然规律,治国辅政坚信“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子乐民”。国家遇有灾荒,晏婴先把自家的粮食分发给灾民,而后劝说君王赈灾。他一生清廉无欲,作为三朝元老,辅国贤相,平生所贵之物乃他人所赠一件皮袍,死后家徒四壁,一无所有。晏子推崇以礼治国,认为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根本,主张“礼者,所以御民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认为“禽兽以力为政,”“去礼则为禽兽也。”孔子曾经称赞他“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鲁国的孟公绰,姬姓,名绰,或公绰。鲁国大夫,为人清心寡欲,清正廉洁,是孔子非常敬重的人之一,最为突出的敬佩点在于孟公绰的无欲。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时候常常引用孟公绰的这一德行。《史记》中记载有孔子敬重孟公绰之事。《论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孔子最为看重的一点),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又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不欲、知、勇、艺为成人的四个重要品质,仁智勇艺等同于现代的德智体美)